漫谈浊毒致病及临床点滴验案
杨天星
近年来人民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食物结构有了很大变化,生活水平上升,运动量下降,社会压力对各种人群都有增加,一些现代病也应运而来,广泛威胁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好多中医学家在总结医学临床实践经验的同时,逐渐认识到浊毒致病的广泛性并认识到现在每年大量递增的一些疑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脂,慢性肾炎,萎缩性胃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毒性感冒,癌症等都与浊毒有关联,古代医家对浊毒的认识只局限于疾病的片断描述中,而且大多是一些症状与病因的记录,对浊毒的系统论述并不多,缺乏较全面的深入认识,所以对浊毒进行整理探讨,可以丰富中医学理论体系,有利于对难治病的认识及指导临床实践。
一, 浊毒探源。
在传统的中医学术用语中“浊”作为《内经》中的基本概念,有明确的内涵,从其生成到病理性质都有明确论述,更有《灵枢。阴阳清浊》篇论述之……。
在后世医家中,浊的概念却逐渐被淡化,而成为痰湿瘀等病理概念的附属,所以我们常说的多为痰浊,湿浊,瘀浊等病理名称。
到了汉代,有许多医家认为浊邪即湿邪,至此,后世医家很少来论浊邪,湿与浊虽相近,但细比较而有别,浊源于谷而湿源于水,浊厚稠而湿清稀,浊多致血脉病证,而湿偏发肌腠肢节病变,湿轻浊重,积湿可成浊,湿可去而浊难除,湿宜清利而浊当芳化,浊之内涵又广于湿,它能兼融痰,湿,瘀等多种性质。
浊的产生有两个方面,一是外感湿邪由表入里,阻于中焦,湿邪困脾,脾运失司,浊邪内生,二是肝气郁结,木旺克土,脾失健运,浊气壅滞而成浊邪。
毒的成因,一般也有两个途径。1.外感火热,从血分而为毒。2.由脾虚湿盛,积湿成浊,久郁化热,热壅成毒,至于疫毒,温毒,药物之毒,特殊致病之毒,如漆毒,水毒,沥青毒等不在其中。浊性粘滞而结络脉,阻塞气机,缠绵耗气。毒邪性烈善变,而化热耗伤阴精,奎腐气血,毒的形成与浊关系密切,性质类同,而极易相生,互助为虐,故浊毒并称,因此浊毒是体内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如浊毒蓄积日久,与痰湿互结,深伏于内,耗伤脏腑经络气血,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形成虚实,寒热夹杂证,缠绵难愈。
二, 兹将临床浊毒治验简述如下:
1, 治浊毒牛刀小试
------利湿排浊;以决流汤治水臌(肝硬化腹水)3病例;
(1) 杨XX,男,30岁,东许乡宜兴村人,于1964年春,患肝硬化腹水严重,当时医疗条件差,在当地治疗无效遂往汾阳医院治疗,吃西药,每隔几天抽一次腹水,效果不佳,病情越来越严重,病家邀我诊治,当时我初出茅庐,遂以祖传验方决流汤疏方:
处方:甘遂二钱,黑丑五钱,车前子一两,肉桂三分。水煎服二剂。
当时县城药房因甘遂用量大不敢抓药,后病家访问他医,医生说:可以服用。于是病家承诺如有不测与药房无关,方买到药,二剂药后效果很好,小便通利,腹中舒服,后,以调理肝脾为主加减治疗几次后痊愈。
(2) 魏XX,男70岁,下栅乡王马村人,1990年患肝硬化腹水住东许医院治疗,同样用以上办法治愈。
(3) 刘XX,男,46 岁,东许乡宜兴村人,于2008年,夏,患肝硬化腹水在汾阳医院治疗一周后回家,我以上方治疗一段病情稳定,后以疏肝理脾法制丸药一料以善其后,追访至今,健康如常人。
2, 治浊毒星火燎源:
(1) 刘XX,男,70岁,和平庄人,2010年秋,前来治病,患者两小腿患臁疮30余年,久治不愈。但见患者膝以下至脚,青肿糜烂,皮肤粗糙,痒疼难忍。
我诊后认为久病必瘀,久病入络,久病积湿成浊,瘀浊互结,侵及肌肤,深入络脉,如油和面,十分难治,我以燥湿排浊,化瘀通络治之。
处方:乌蛇30g,蝉衣15g,黄柏10g,苍术15g,当归15g,鸡血藤30g,薏米30g,甘草6,防风10,白芷10,赤芍10,黄芩12,白鲜皮20,莪术10,水煎服,以上方加减服药30余剂,病告痊愈。
(2)李XX,,男,73岁,大孝堡人,退休干部
2005-11-22日下午初诊,该患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住省人民医院治疗,透析两月余,忽肝昏迷,急出院速回,于中午回到家,下午邀余诊,当时病人昏迷状态,奄奄一息,脉经云:“寄语医家不用忙,要知先死脉中祥。。。。。。”,“或有困重沉沉,声音历历,寸关虽无,尺犹不绝,经文记载,树无叶而有根,人困如斯,垂死乃当更治”我诊得寸关无脉,尺脉一丝尚存,于是处方;人参12,麦冬10,五味子6,白术15,茯苓20,炙甘草6,桂枝10,附子9,白芍10,车前子15,薏仁20,陈皮6,生姜3片,水煎服。
天黑服药,到半夜病人醒来,第二天抓药2剂服完,病人精神很好,依此治疗一月余,由三天透析到七天透析一次,直至不用透析,小便通利,饮食如常。。。。。。。
此病例,我认为脾虚不运,肾阳衰微,湿阻血瘀,浊毒留蓄是本病主要病机,日久正虚邪实,由于抓住了疾病要害,所以疗效很好。
(3)武XX,男,48岁,柱朴镇三河口人,
2007年,春来诊,自述患慢性胃病10多年,胃寒腹胀,泛酸痞满,纳呆,口干口苦,大便不成形,一尺宽的小渠抱腹迈过,胃疼不舒,舌尖红,苔白,脉弦缓,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我认为饮食内伤,情志不舒,导致肝胃不和,通降失司,清阳不升,浊邪内生,湿浊中阻,郁而不解,蕴结成热,热蕴血瘀而成毒,湿浊内积影响到脾胃气机升降,气机阻滞故胃脘痞满,疼痛不舒,缠绵难愈,热毒伤阴,浊毒瘀阻胃络,导致胃体失滋润胃腺萎缩。目前该病寒热夹杂,气机阻滞,故以半夏泻心汤加行气止痛之药治之。
R,半夏10,干姜10,川黄连10,黄芩10,吴茱萸6,海螵蛸15,枳实20,川楝子9,刺猬皮15,姜黄10,元胡15,当归10,。水煎服。先后以此加减治疗服药20余剂,病告痊愈,追访至今未复发,我在临床中以此理念治疗该类患者多人,效果显著。
(4)浊毒瘀滞案
樊xx,男48岁,东许乡上庄人。
2008年3月28日初诊,患者 右腿内侧膝下有一肿瘤,大小约8x9cm坚硬不移,并与骨头相连,疼痛不能走路,本色肉皮,在家吃中药,输液多日未效,到汾阳医院检查未有结果,要病理检验病人不同意,服药无效,前来就诊,患者面色晄白,坐着不动疼痛不要紧,口淡苔白腻,脉缓弦,我认为此为太阴寒湿化浊,阻滞经脉,浊瘀互结而为本病。
R.丹参24.,当归12.,血竭6.乌蛇20.,川牛膝10.水蛭9.蜈蚣2.莪术12.土元9.木瓜15.威灵仙12.薏仁30.山慈菇15.夏枯草30.。服药三剂,病人电话告知,效果特好,基本不疼,肿消大半,又开药4剂,服完,病告痊愈。至今未复发。
以上为用浊毒理论指导治疗慢性难治性病的案例,在急诊中也有不少病例。
(5)湿浊中阻:临床中经常遇到一些病人,患呕吐清水或痰涎,胸闷,不饥,头目眩晕,心悸身软,舌苔白腻,脉象滑,该病一般为脾气不足,健运失司,水湿痰饮内停中脘,胃气上逆所致,临床诊断为湿浊中阻,所以,祛湿浊,温化痰饮,和胃降逆,效果很好。常用处方;天麻10,白术12.半夏10.陈皮10,茯苓12.甘草6,枳实10.竹茹9,藿香10.生姜10.水煎服
一般情况一副有效,二服痊愈
(6)外感时疫邪毒夹浊,症见发烧,口渴,心烦,头昏,发呕,身软无力,该病多发生于夏季,人或劳倦,或饥饿,元气亏虚的人,不能防御暑热的侵袭而发生,临床常用除瘟化毒汤治之,效果很好;
常用处方;葛根20,银花15.桑叶9,竹叶9,枇杷叶9,木通6.生地12,薄荷7,贝母10,甘草6.,本方辛凉解表,清热解毒除烦,因暑瘟多夹湿故以木通利小便排湿浊,此为治外感热病及瘟毒之有效方剂。
3, 治浊毒剑指疑难;以浊毒理念,治疗癌症难题,
病例;田xx,女,57岁,驿马乡白马村人,2006,7,8,初诊
患者因患食道癌,于2004年12月,在省肿瘤医院做了手术切除,2006,3,21号复查,肝左叶有转移,脖项两侧出现杏核大节结两枚,胃疼发烧有串疼,口干苦。食纳差,饭后腹不舒,大便3,4天1次干燥,不畅,头部有蚁行感,舌质紫,沉细脉。
遵照近代名医孙秉严先生辨三印,查一点,触耳触腹之查,俱为(+)因此诊为:“证属寒热交错,浊毒瘀滞积聚”,在破瘀滞,开闭结,祛浊毒,以毒攻毒的原则下,大胆应用温寒化瘀,驱毒攻下;
处方,干姜20.肉桂15,附子20,党参15,陈皮10,槟榔20,二丑15,大黄15,元明粉12,三棱10.莪术10.厚朴10,蜈蚣2,,水煎服。
服药后泻下不少秽肟之物,腹中舒服,后以益气解毒抗癌汤加天龙,干蟾皮,加减治之,身体逐渐好转,饮食增,腹中无不适感,今年后半年体重增加10多斤,无病感,可操持家务。健康如常人。
此类病只要认证准确,攻下法可大胆使用,不但不会伤害正气,而且是不补中之真补。
对于治癌还有不少有效病例,以后逐渐探讨交流。
介绍几个单方,验方,
一, 冻伤,伏天採新鲜芝麻叶捣烂涂冻伤处皮肤,太阳下洒一小时即痊愈。
二, 烧伤。雨后地里长出的蘑菇,採集阴干研细末,香油调涂,效果非常好
三, 乳头皲裂。鹿角,甘草等分为末,鸡蛋黄油调擦。
四, 传染性软疣,五倍子5份,雄黄2份,乌梅1份,枯矾1份,大黄1份研细末,将软疣以针挑破,醋调上药外搽。
五, 脚气脚癣,用大杨树叶,槐树叶,柳树叶等分,在锅内加水煮沸半小时,将叶捞出,继续火上熬成膏状加石碳酸适量,外涂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