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查询
医药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 医药资讯

浅谈中医现况及发展之我见 苏宝琮 苏鹏 苏永明

关键词:中医;中医现况;中医发展。

我是一位基层医院普通中医师,今年67岁,行医四十余年,自幼随父习医(父亲苏绍泉,原中国医大首任针灸科主任,中国医大中医三老,新中国第一代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医大44期调干班毕业)我在父亲及辽宁中医学院老一辈各科名医的传授下,掌握了治疗脑中风等许多疑难病、常见病的治疗方法与临床经验,深受广大患者们好评。行医多年感受颇深,现将自己见到、听到、体会到的中医现况与今后发展,说的我的自我见解与大家畅谈交流,有不对之处望给予批评指正:

一、中医的生存危机

现在省市县各级卫生院,西医内儿等科室齐全、设备先进。后备力量充足。中医呢,许多基层医院干脆没有中医科、中药房。在县以上医院只在偏僻角落挂着中医科、针灸科的牌子。前来看病人员与西医科室不成比例。虽然个别医院专科病人较多,那只是凤毛麟角。总体上受就诊人数与自身诊断能力限制。很多患者是由西医诊断筛选后,推荐给中医治疗,多为疑难杂症或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的疾病才想起让中医治疗。相对老一辈中医师中诊断过硬者生存环境略好一些。一旦老中医被上一级医院高薪挖走或随着年岁增大退居二线后,该科室效益急转直下。更有甚者被裁撤了科室。

二、年轻医生诊断能力不足

年轻中医师,临床经验不足、与西医沟通不畅,设立了科室患者寥寥无几,也无法单独主持工作。许多年轻中医师被迫改为西医临床工作。

三、高等院校教学、教材对比医学发展的步伐。

教材陈旧,教学书本上多为理论知识,基础知识多、临床知识太少。与现代医学衔接不上。客观上增加了年轻医生的培养周期。而造成后备人才储备不足。

四、科研失衡,理论研究过多,实用技术研究过少

科研项目多为四大经典的理论研究,临床应用研究、新技术革新太少。缺少屠呦呦和天津中医院张伯礼院长那样的科研团队。

以上为目前我对中医现况的见解,要想中医在改革开放中生存下去,振兴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开拓进取,从根本改变中医现况。必需从中医自身找不足、补短板。赶上时代发展步伐。从我做起,从中医每位医务人员做起。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传承下去。让中医这块隗宝发扬光大。提高医疗质量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让广大患者信赖。为人类健康造福。就此谈一下我的看法和建议。

第一、在现有的老中医退出历史舞台之前,新生代医生要尽量多的学习老一辈医生的临床经验、诊疗方法、治疗验方。尽早的接过接力棒。还要有开放的思维去主动的接受西医的知识内容,做到中医疾病命名与疾病标准化命名互通互用要融入综合医院的诊疗模式我们中医亦不能固执的守着“传统中医“而与大环境格格不入。医学是一种科学,没有中医与西医界限。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解除患者疾苦。既然西医能学习中医治病救人,我们亦要打破壁垒去了解西医,要古为今用、西为中用,融入自己的诊断和治疗中,为患者更好的服务!

第二、年轻医生不要好高骛远,首先要虚心学习,多磨练自我,早日从老一辈手中接好接力棒!其次不要过分的专注于疑难杂症的攻克,要以治疗常见病、高发病(感冒、头痛、胃痛、郁症、腰痛等等疾病)为立身之本,提高治愈率,扩大中医在群众中的影响,深受百姓的认可,使中医这课古老的大树,再次生根、发芽、张叶。使之成为苍天大树,尽尔变成一片森林。造福于苍生。

第三、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内,我们中医高校是否可以定期自编或几校联合编订一些新技术(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技术)的选修课程。这样让在校学生更早的了解新技术,让学生更早的了解当今临床基础知识、熟悉医疗新技术。为毕业后在一线医院工作,快速的与临床对接,缩短培训周期,早日在医院立足,为广大患者服务

第四,科研单位不要过度专注于疑难杂症的攻克。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开放思维,扭转思路。多做常见病科研,做中西医对比治疗,敢于跟西医打擂,提高常见病的治愈率。缩小中医与西医在常见病就诊量上的差距。进而提高中医在人民群众的声望,让更多的人民群众选择中医治百病。让中医这传统医学有更多的生长土壤,吸收更多营养,提升更高的理论与临床应用。让祖国医学增添羽翼,飞的更高、更远。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让历史的车轮把我们淘汰掉。如何生存,怎么发展。重担落在我们这一代身上。承前启后、任重道远。自身需要努力。中医自强、要生存、要发展、要奋斗、让中医这块祖国的瑰宝发出更灿烂的光芒。造福全人类!


扫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民族医药协会民间医药发展工作委员会

 010-61592187

技术支持:华大网络